出版社: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
出版時間:2018年
目前高層建筑鋼結構設計的書大多傾向于理論知識的講解,設計內容較少。本書以《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》JGJ 99-2015內容為主線,詳細講解了規范的具體內容,對規范計算公式配以算例,對規范不夠詳細的地方做了解釋,對規范不盡合理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,對高層鋼結構設計中一些結構計算、構件計算、鋼結構構造問題進行了解析,并提出了解決方案。
著名歷史學家馮天瑜作序并推薦!這是一部系統介紹中國文化線路及其文化遺產的圖文書,內容分為絲綢之路、大運河等十條文化線路,每條線路按照“線路概況”、“歷史演變”、“線路分布”、“文化遺產”、“線路價值”這幾個板塊加以分類。這些線路連接著中國的政治、經濟、商貿、建筑、藝術等。
出版社: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
出版時間:2018年
目前高層建筑鋼結構設計的書大多傾向于理論知識的講解,設計內容較少。本書以《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程》JGJ 99-2015內容為主線,詳細講解了規范的具體內容,對規范計算公式配以算例,對規范不夠詳細的地方做了解釋,對規范不盡合理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,對高層鋼結構設計中一些結構計算、構件計算、鋼結構構造問題進行了解析,并提出了解決方案。出版社:武漢出版社
出版時間:2017年
2013年,武漢市政府邀請全市各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,組織開展了《武漢歷史文化風貌叢書》的編著工作。本書作為首批出版的兩冊圖書之一,從居住、工業、商業、公共服務、宗教建筑等方面展示了武漢的歷史建筑,是目前武漢市最具專業性和可讀性的歷史建筑讀物。 本書不僅收納了1861年漢口開埠至1937年中國抗戰爆發前夕武漢最為著名的近代建筑群,也包羅了明清時期以來武漢現存的中國傳統建筑。以圖文并茂的方式,縱覽了武漢城市建筑的建造活動,既展示具有中國傳統風貌的建筑特征,又勾勒了近代西方建筑在內地與地域融合的特點,從側面呈現了武漢作為中國近代文化轉型之都的歷程。出版社:北京大學出版社
出版時間:2016年
本書通過山西省柳林縣的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”——柳林盤子會與“縣文物保護單位”——龍王廟這兩個“文化遺產”案例并置,揭示了在復雜的地方日常生活中,“文化遺產”這一看似統一連貫的概念與實踐體系所包含的種種差異、矛盾和復雜性。以人類學的文化遺產整體觀視之,柳林人日常生活中的盤子會與龍王廟、它們變遷中的過去與當下,以及它們所處的更為寬廣的后現代“文化遺產”話語背景在這部后現代視角下的多聲部“文化遺產”民族志中得到了呈現,從而也為回答“什么是‘文化遺產’?”這一問題提供了啟示。出版社: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
出版時間:2016年
本書取材廣泛、內容全面,涉及了民用建筑各種常見的電力系統和智能化系統,既有關鍵技術措施及分析,又有易錯設計問題及解析,還有典型案例剖析、重點圖紙示范、設計資料分享等。 抓住電氣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,抓住當下熱點和焦點技術問題,直擊要點、切中要害,凝結了作者多年豐富的電氣設計經驗,體現了“簡單的才是可靠的”“與級別匹配的才是對的”“針對性強的才是好的”,以及“技術可靠性、經濟合理性、創新靈活性協調統一”等重要設計理念。1